核心提示:傅著第7章中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说:“党内高层没有给邓小平任何新的头衔,还因为他们担心让一人大权独揽的危险。他们认为,大跃进和文革的灾难,就是由拥有全部正式头衔的毛泽东专断行使其不受约束的权力造成的。如果继续掌权的是华国锋,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在华国锋当政时,叶帅等人担心的不是他权力过大,而是他权力不够,很难有所作为。然而对于邓小平,他们就有担心的理由了。”
本文节选自《也谈<邓小平时代>的硬伤》 作者:汪有芬 原载于《炎黄春秋》2014年第4期
《炎黄春秋》去年第5期刊登施滨海先生的文章,批评傅高义所著《邓小平时代》有“硬伤”。他指的是,傅著中有的叙事是“作者发挥想象力”的结果,有的引文则是“曲解”,甚至是“无中生有”。作者的这些指责不仅涉及对傅先生和他的这部著作的评价问题,还涉及对史料的辨别和取舍问题,同时也涉及叶帅的为人和对待华国锋的态度等史实问题。
笔者仅就这些问题发表个人看法,以便与施先生和有兴趣的读者共同探讨。施先生可能没有注意到,《邓小平时代》的两种不同中文版本,即基于英文原著的香港繁体版和经过删节处理的大陆简体版,两者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而他所谈的显然是后者。别的暂且不谈,就是他指责傅先生“发挥想象力”所写的那段有关叶帅的“爆料”,恰恰是英文原著和香港版繁体版所没有的。施先生论证了这段“爆料”缺乏根据,这很有必要也很正确。但他可能手头没有原著和香港繁体版,因而错怪了作者。
实际上据笔者了解,问题的产生与作者无关。这一点待我在后面说明。叶帅究竟是支持华国锋还是促他下台?施先生这里说的“爆料”,是指大陆简体版所谓在1978年11月11日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叶帅和数位高官曾召开过一次重要的小型会议。大陆简体版在写到“叶剑英很快意识到了环境的变化已经大大削弱了对华国锋的支持度”之后,紧接着叙述了叶帅等人召开的这次小型会议,并用以下这段文字描绘了这次私下密谈:“会议内容甚至没有向工作会议的其他与会者公开。他们决定,华国锋不能胜任担当最高领导权的工作。他不敢为老干部恢复工作,对他们委以重任,他没有得到高层老干部的衷心拥护,而他们的支持对于领导党和国家至关重要。他们一致同意给予邓小平比华国锋更大的权力。但是他们反对单独一人就能做出重大决策的想法,同意让陈云重新进入政治局常委,与邓小平一起掌握党内实权。”(见大陆简体版第231-232页)
这段文字给人们的印象是,似乎叶帅一看到华国锋支持度在下降,就赶紧参与发起让华国锋下台的密谋。它与傅先生笔下描写的叶帅为人和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恰好相反,也与大陆已经公开的史料不符。这些再加上施先生文中的论证,应该基本上可以判定它是一段伪史。胡德平在《炎黄春秋》2010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就写道:“赵紫阳说,叶剑英不赞成动华国锋,他和胡耀邦也不赞成动华”。后来的事态并未按他们最初所愿的方向发展,党中央终于决定让华离开最高领导人的职位。
薛庆超在《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一书中,专门写了一段叶帅在1980年底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说他自己的确把华当作“后主”看待,想尽力扶助他,讲过一些过誉的话。这是旧的封建思想作怪。他表示应作自我批评。傅著两个中文版本的表述基本与上述已公开的材料是吻合的,只是整个过程说得更详尽一些。特别是香港繁体版,保留了原著中对叶帅立场的鲜明表述,也多了一些分析和细节的描写。在以下引文中,凡两个版本相同的只注明大陆版的出处,有出入的地方另有说明。
傅著第7章中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说:“党内高层没有给邓小平任何新的头衔,还因为他们担心让一人大权独揽的危险。他们认为,大跃进和文革的灾难,就是由拥有全部正式头衔的毛泽东专断行使其不受约束的权力造成的。如果继续掌权的是华国锋,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在华国锋当政时,叶帅等人担心的不是他权力过大,而是他权力不够,很难有所作为。然而对于邓小平,他们就有担心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