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月27日刊发了根据史中老人亲身经历采写的《上海姑娘打埋伏的往事》,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日前,史中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其中一位上海姑娘胜男的革命经历,并称赞她是一位棒打不走的爱国革命女强人。
上海姑娘革命劲头十足
上海姑娘打埋伏后,都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胜男分去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当时除了兴办银行,为了摆脱工业品对敌占区的依赖,正在兴办各种工厂和贸易公司,但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胜男毕业于会计专科学校,所以组织上派她单独培训一批会计人员。
史中被分配到印钞厂任厂长。因为单位离得比较近,两个人时常会碰到。有一天,史中问胜男:“上级决定给银行人员发技术津贴(比普通津贴高4倍)。大家都缺零用钱,你为何不接受?”“我是奔着抗战来的,若看重钱,早就被动员到浙江省农村国统区工作了。”
史中听了接着说:“我们这里的同志与你一样,行政公署多数局长和处长原来都是国民党安徽省的科级官员,月工资可养活六口之家,但见国民党抗战消极,反共积极,他们甘愿冒着杀头危险,投奔新四军,参加抗战,过苦日子。这里的有志青年都淡视金钱,把抗战救亡复兴中华视为己任!这种责任心压倒一切,以尽责为荣,以抗战吃苦流血为荣,以损害抗战利益为耻!”
“你说的真对,我们几个人在上海的物质生活不苦,可是思想很苦闷,很不安,到了根据地生活很艰难,但都不觉得苦,因为我们在尽为国效劳的天职,有了实现抗战抱负的机会,思想上满足,甘愿吃苦,就不感到苦”。
史中听完胜男的话,赞扬地说:“难怪你劲头十足。”
胜男曲折的革命经历
原来,胜男是名门闺秀,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没有吃过苦。祖父是孙中山的战友,抗战时期任迁至重庆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层,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失守,胜男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参军抗战。胜男的母亲坚决不同意,说你是个十几岁姑娘,参军能干什么,别胡思乱想,现在应该搬到租界里,继续读书,努力学习知识技术。抗战胜利了,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胜男身不由己跟家进入租界,普高毕业考进高校学会计。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租界也成了不是非常安全的避难所。胜男听到、看到日本侵略军不断蹂躏民众和捕杀抗日分子的消息后,忍无可忍,坚决要走出上海,参加抗战。
胜男的母亲知道已势不可挡,就让胜男去敌后浙东国统区工作,因为那里的官员对这位院长的孙女一定照顾周到,职务不会低,薪金不会少,安全有保障。胜男则认为:“国民党消极抗战,共产党积极抗战。”执意投奔淮南新四军根据地。胜男在淮南根据地,出乎预料地遇到了在这里工作的姑母姑父。
史中回忆,胜男在淮南工作热情很高,废寝忘食备课、讲课、辅导,她觉得所学有所用,而且是在培养经济战线上的抗日战士,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感觉虽苦尤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来了几个人将胜男带走,接着被看管起来。审问胜男,问她是不是特务。“这种祸从天降的事,要从她的姑父姑母说起。”史中说。
1942年,胜男的姑姑、姑父被下放到根据地东南边境靠近仪征扬州的地方工作,姑父担任县委书记,当时那里的战斗特别激烈,游击生活特别艰苦,姑妈早就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此时更加严重,革命意志动摇。胜男姑姑的婆家就在不远的扬州敌占区,两人一念之差逃过去了。
组织上认为胜男姑姑、姑父是叛逃投敌,或者本来就是混进来的国民党特务,怀疑胜男也不是好人,可能是军统特务,于是看管起来审查,审问好多天没有结果,不得已送到纺织厂监督劳动。接着继续审查好多日,仍然没有结果,更没有找出任何罪证,最后放她回上海。
胜男遭此厄运并不怨恨,她总以古训勉励自己,“自古志成者,皆经万事磨,曾忍胯下辱,遂成乱世柱天功。”她返回上海通过讲亲身经历宣讲新四军根据地的如何好,汉奸特务怀疑她是被派回来搞抗日斗争的,将她抓去审问,她当然不会承认。
特务们虽然不大相信,但也没有证据和理由驳斥,加之这帮特务的头目都是国民党的叛徒,都知道她是某高官的孙女,为了将来有个后路就不再追究,只是给予威胁利诱。
但是胜男没有不畏缩,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上海地下党组织看她这样好,让她帮助购买一台广播电台(这是周恩来总理交待的任务)。这时,胜男恰好了解到姑姑、姑夫不是坏人,没有干坏事,就去动员他们利用祖父的关系,做好这件事将功补过。不久,一套广播电台的器材运到抗日根据地。
“到国内战争时期,胜男还利用个人特殊身份在台湾为党搜集情报,胜男真是一位棒打不走的女强人!”史中说。 陈欣 本报记者 张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