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中国远征军攻击小队沿腾冲南门街西侧店铺搜索前进。(资料图片)
编者按:继《1944:松山战役笔记》之后,军史作家余戈的“滇西抗战三部曲”第二部——《1944:腾冲之围》即将在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文为新书的后记,本报刊发时有删节。
2009年8月《1944:松山战役笔记》出版后,笔者就开始了腾冲战事的研究和写作,如今4个年头过去,《1944:腾冲之围》即将付梓。按此进度计算,待完成计划中的龙陵会战的写作,我将会为这一题材投入10多年的精力。
按国内抗战史学界的说法,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有22次大会战;由美英主导的中缅印战区的缅北、滇西会战,并未包括在内。而我拟以十余年时间聚焦其中的滇西战场,以“三部曲”描绘出这个局部战场的“微观”全景图,这个事到底有多大价值?至今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曾经感慨中国缺少“微观战史”。这本是一时灵感冒出来的一个概念,自己并没有能力对此作理论上的诠释,但后来被评论家和媒体人引用并作价值分析,读后颇受启迪和滋养。理论素养不足如我者,在直觉上倒有一些敏感,毕竟为此青灯长卷地爬梳史料、做田野调查已逾8年。
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对于战争的研究决不能止步于政治、战略层面,必须进行战役、战术乃至技术层面的考察。打个比方,多年以来在中国商界,做生意时最用心的是“签项目”,但后来出问题多半在“做项目”上。签了项目拿到了单子,意味着资金基本到账,盈利已经有相当把握,至于工程、产品做得如何,往往已经不是大老板们关心的事了,于是“豆腐渣工程”与“山寨货”迭出,经年之后“素质”和“信用”就成为本质问题凸显出来。
抗战无非就是这样一个“大项目”。自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卷入战争起,从中国一方来说,自1937年起独立苦撑4年的这个项目,终于有了可靠的合作伙伴和资金保证,最后赢得胜利已是可以预期的丰厚利润。然而,当这个合作项目的美国代理人——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来到中国,并主要是通过对滇缅战场这一具体项目的“实操”之后,双方在磨合中发生了严重问题。史迪威于1944年10月被迫离开了中国,并由此影响到整个合作项目的前景,从而相当程度地改变了历史进程。
在“签项目”之初,当中国被热心而急切的罗斯福推到“四强”的阵容里,当宋美龄站在美国国会的演讲台上,当蒋介石出现在开罗的同盟国巨头会议上,人们看到的只是中国与西方列强别无二致的“大国”体面;一旦进入“做项目”的环节,史迪威立刻感知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习惯、素质、作风……诸因素汇聚而成的真正实力,这些“软条件”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所谓“地大物博”的“硬资源”。在滇西战场上,出现的是三国两方:中国、美国VS日本。若将目光聚焦于战场这一实操环节,你会时时感到,虽然美国与日本处于敌对阵营,但文化思维与做事风格却更为契合;他们对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敌人的看法,也惊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