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在明治天皇全力支持下,日本大幅增加军费,决心建造一支超越中国的现代化水师。
张召忠(中国国防大学教授):五六年、七八年的时间,就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舰队,那么这样一支现代化的舰队,每一艘舰都是瞄准大清,你的航速14节,我一定超过你,(达到)22节对不对。你的炮不是速射炮,我一定搞速射炮,你的机动力差,我一定机动力好,它所有的都是瞄准大清。
解说:大清王朝的文武百官,压根儿就没有觉察到一场空前的灾难和屈辱,即将降临中国。
张召忠:日本它着急,它说整个的世界,都让帝国主义瓜分完毕了,所剩无几,剩下残羹剩饭了,所以说日本再不去夺就不行了,但是怎么去夺呢,对不对,当时的话它就是想到,拿着大清开刀。
解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要求,派兵协助平乱,日本也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趁机出兵朝鲜。1894年7月25日,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北洋水师,引爆甲午战争。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
张召忠:丰岛海战7月25号结束之后,结束之后的话呢,大清当时实力尚存,如果集结起来以后,我直接就打你本土,我直接把你的港口码头给你干掉,大清当时如果有这种决心的话,那日本一下就完了。
解说:然而,被迫挂帅应战的北洋水师缔造者李鸿章,并不想把战士扩大,他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李鸿章比较起来是明白事儿的人,他明白世界大势,他也知道自己那点儿底子,他知道这个问题,他后来总结我就是一个破房子,糊吧糊吧,看起来像一回事儿,实际上不行了,实际上经不得风见不得雨,所以他不愿意打,一打就漏馅。
解说:1894年9月,甲午战争进入高潮,在平壤战场,清朝陆军被日军打败,全部撤出朝鲜,清朝失去了朝鲜这个藩属国。在黄海北部海域,中日打了一场影响两国国运的大规模海战。
张召忠:海战的时候,日本人家精心布局,那么采取了非常时髦的战术,而我们呢,我们完全是陆军的骑兵战术。丁汝昌一个人骑着马,左将军,右将军,就像刘备似的,左边张飞,右边赵云,他自己骑着马在前头,全是雁行阵,雁行阵你再强大也不行啊。
解说:黄海是甲午战争关键的一役,打了五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有五艘军舰被日军击沉,败下阵来,日本有五艘军舰受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水师退回大本营威海卫,日本舰队掌控了黄海的制海权。
1895年1月,日军出动两万五千兵力水路并进,向北洋水师大本应威海卫发起猛攻。1895年2月,威海卫海军基地失陷,北洋水师主帅丁汝昌自杀殉国。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全军覆没。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甲午战争对中国所造成的震动,造成的伤害,对中国人心理上所造成的那种怨恨,还有一种愤怒,都是无与伦比的,比之前的所有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冲击,对中国的侵略,都要大得多。所以甲午战争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解说:甲午战争后,日本向中国勒索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尝到战争甜头的日本,像一辆注满燃油的战车,开足马力,加速驶上军国主义之路。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甲午战争的赔偿的这个钱,我们陪的那些钱里面,80%用于军事用途。
张召忠:战争结束之后,尤其是威海卫这样的一个战役结束之后呢,把包括镇远(舰)以及其他剩下的一些北洋水师的舰艇全俘过去了,修完了之后,直接投入到日本的舰队当中去,这等于又很快地又,又充实了它的舰队,所以说的话,日本通过这一仗的话,一下就挤入世界一流海军强国,海军强大舰队这样的一个行列。
解说:日本军国主义并非到甲午战争才诞生,它早就深深根治在日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武士道精神之中。
钱乘旦:就是从镰仓幕府以来,日本一直是武士阶层来统治日本这样一个传统,相对地它形成一套武士的文化,这种文化它在整个社会里边,它是一种统治性文化,影响非常大。
汤重南(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武士道的影响不光在武士中,最后实际上渗透到整个日本的民众心里,这些东西可以说它是在封建时代的一些武士的一些军国主义的基础。
解说: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施“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建立近代天皇制度,军国主义体制也随之确立。
汤重南:日本军国主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目叫山县有朋,他就讲,我们讲“富国强兵”,应该给它倒过来,叫做“强兵富国”。它的陆军是学习的德国,海军是学的英国,这样它把它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大大地增强,发展军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最根本的措施。
解说: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体制的试验场,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举国欣喜若狂,坚信军国主义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