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争史

20岁战士为救战友阵亡 战友替他尽孝27年

2014-01-14 18:02:5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摘要:1985年,老山前线。某连炊事班长杨建清拿着一封家信犯难了。收信人杜兴山已经在几天前光荣牺牲,再也无法读了。杨建清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底下,默默回忆起这个山东小伙儿。杜兴山是个新兵,入伍还不到一年。他和杨建清虽非老乡,却颇为投缘。在枯燥

/

  本文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08月06日04版 作者:董伟 原题为:《杨建清:替战友尽孝27载》。

  清明节,杨建清拿着一束菊花,来到山东省招远市烈士陵园,默默站在一块墓碑前。墓碑上的名字是“杜兴山”。“兄弟,家里一切安好,你可安息。虽然妈妈的身体有些虚弱,但是也没什么大碍。有大哥在,你不要挂念。”杨建清说着,把花放下。

  事实上,杨建清和杜兴山非亲非故。然而,一段缘分使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妈妈。这件事还要从27年前说起。

  

  1985年,老山前线。某连炊事班长杨建清拿着一封家信犯难了。收信人杜兴山已经在几天前光荣牺牲,再也无法读了。杨建清把信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底下,默默回忆起这个山东小伙儿。

  杜兴山是个新兵,入伍还不到一年。他和杨建清虽非老乡,却颇为投缘。在枯燥的猫耳洞,俩人不时唠起家常。

  “等战争结束,我就去考军校,继续深造。”杜兴山说,这是自己的梦想,更是妈妈李华云的期望。事实上,入伍时,他已被大学录取了。只是穿上的军装不能脱下。

  “等战争结束,要好好给妈妈陪个不是。上前线前,我跟妈妈说是军队出门拉练,没说实话,怕老人家担心。”杜兴山说,妈妈知书达礼,从小教导儿子许身报国,想必能够谅解。

  “等战争结束……”

  然而,杜兴山永远等不到战争结束了。在一场战斗中,他为了救两个战友而被炮弹打中,当即没了声息。这个年仅20岁的小伙子再也没法实现梦想,再也不能看亲爱的妈妈一眼了。

  李华云本不知道爱子已经战死沙场。可是,几个月音讯全无让她担心万分。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她。她在给杜兴山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

  “兴山我儿:你在前方打仗,千万别牵挂家里,牵挂娘,家里一切都好。在前线不像在家中,你自己可要关照好自己,要多杀敌立功,也莫忘了保重自己。”

  这封信就落在杨建清手中。这让他伤心不已。战争如此残酷,许多战友已经倒下了。可是,身后是祖国,是妈妈,却也不容退却。老山潮湿的气候很快腐蚀了信皮,信瓤渐渐露了出来。当看到信的内容时,他不禁泪流满面:

  “如果兴山真有不测,哪位战友看到了,请把兴山的情况告诉一下。”

  杨建清决定肩负起这个责任来。不仅如此,他还要认李华云做“妈妈”!

  

  在杨建清心中,妈妈是最重要的人。他生在江苏太仓农村。妈妈是文盲,大字不识。可是,她却给儿子深沉的爱。在穷苦的日子里,妈妈总是把最好吃的省给儿子,总是让儿子先穿暖和了。

  至今,杨建清还记得,1970年的冬天,为了家里能赚点小钱改善一下生活,父母摇着小船载上自留地里种的土豆去上海卖。天空突然下起大雪。时近傍晚,他和弟弟想着父母肯定不会回来了。兄弟俩吃了点东西早早睡下。正当杨建清要睡着的时候,传来了“梆梆”敲门声。他披上衣服开门一看,竟然是妈妈!妈妈像个雪人一般立在那里。

  “妈妈,您怎么回来了?”

  妈妈说,放心不下你们,就赶回来了。

  原来,妈妈本来想坐汽车回来,可是雪太大,汽车都停运了,于是,她徒步走了三十多里路!妈妈还笑着说,正好省下钱来,可以给你们兄弟俩买斤肉。第二天,她真买了一斤肉。

  上前线后,随处可见的死亡打碎了年轻人的遐想,恐惧迅即就抓住了他们的心。可是,没有谁会退却。“为了祖国,为了母亲,我们一定要奋勇杀敌。哪怕牺牲也要完成任务。现在,这话有些人会不相信,但是那时候战士们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每个人口袋里都有‘光荣弹’,宁死也不当俘虏。每个人也都写了遗书,准备牺牲。总之,不能给家里丢脸,不能让母亲抬不起头来。”杨建清说。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