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古之苗寨 孙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卡寨是贵州榕江县朗洞镇的一个行政村,距榕江县城97公里,相当偏僻。全村由上寨、下寨、赧望、下半溪、新寨五个自然寨组成,共406户2046人。其中,上、下寨为中心村寨,居民人数最多。村民以苗族为主,属于黑苗支系,山坡下溪河沿岸的寨子多为苗、汉、侗混居。各村寨均分布在山脚、山腰或溪边,块状聚集,朝向多为坐西向东。上、下寨南面约200米处、名为“广河”的小河,属珠江水系——都柳江的上游,从卡寨流向寨蒿等地,是卡寨与周围村寨联系的纽带和灌溉洗涤的主要水源。全村有耕地982亩,人均占有耕地只有半亩多,主要生产水稻。
卡寨村周边林地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97%以上,人均占有林地超过十亩。林业主要以松、杉为主,兼有部分乔木、竹林。卡寨并没有清晰的关于村寨创始的传说,村民是不同年代从不同地方迁徙过来的,村内的大姓基本上都在此生活了两三百年左右,建寨应始自清初。在卡寨的五个自然寨中,上寨和下寨最早形成规模,后来随着上、下寨人口不断增多,垦地面积不断增大,村民往返住地与田地之间多有不便,所以陆续有人搬出上、下寨到赧望、下半溪和新寨居住。从历史演变上可以看出,上、下寨为卡寨的中心村寨,民居特别集中,占一半以上的人口。
卡寨的住宅,基本是由厨房、堂屋、卧室、厕所与附属的院落、圈栏等组成。其布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如房间数量增多、分工越来越明确、院落范围越来越大等。房屋的立面可分作屋顶、房屋主体和底层三部分:一层多是畜养家畜的区域;二层以生活居住为主;三层以置放杂物为主。屋顶有悬山顶、歇山顶和半边悬山半边歇山等多种,以最后一种为主。由于上、下寨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上寨房屋多建于稍陡峭的山坡上,多为吊脚楼,一层由木头柱子支在石头或山崖上;下寨比较古老的房屋也建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现在多已废弃,新建房屋建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靠近河流和道路,吊脚楼的一层多为砖砌,木结构搭建在砖石上面。卡寨过去有土司衙门,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建筑坐西朝东,系清将仕郎杨胜模所建。原有门楼、天井、厢房、正堂等建筑,后因无人管理而损坏,民国以后就逐渐被拆,只剩遗址。现在村寨公共空间芦笙坪位于上寨东北部高于田坝约两米的小丘坡上,始建于清代初期,面积约400平方米,是村民集会的主要场所。卡寨村还有一座始建于清初的哨卡,地处进出上寨的要道边,原是为察守整个村寨的防火、防盗等安全问题而设。哨卡建筑为穿斗结构的单层木构建筑,高约6米,有木梯可以上下。哨卡中间设有火塘,三面围有悬挑座椅,冬天值班人会自己从家中带来柴火放在火塘上烧火取暖。
卡寨村苗民所着传统服饰上的方块对角花纹,形态古朴、典雅,目前仅存于以卡寨为中心的苗族聚居区,可谓别具一格,亦十分珍贵。村民认为,这种纹饰可上溯至其先辈在战国时期所穿之铠甲,因而当地人又自称为“铠甲苗”。此外,当地较好地保留了苗族传统节日的习俗,如吃新节、天年节、稻草节、苗年等。节日期间,大家身着民族服饰,吹奏芦笙,载歌载舞。2008年,卡寨因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民间歌舞,再加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卡寨苗族服饰歌舞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