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有关打车软件话题的争论稍微消停了点儿,但寸土必争的商战一直都在进行。也许你会好奇,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软件,他们对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会不会已经觊觎已久呢?
实际上,要说国际上的打车软件巨头,非Uber莫属,目前,它已经在全球31个国家、80个城市开展了叫车业务。今年年初,它也已经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现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的市民如果想用手机“打豪车”,它就能让奔驰、宝马来接送您。
尽管叫来的是高端车,但是,从手机软件的使用,到计费方式,它似乎都和国内流行的电召出租非常类似。那么,这些车从哪儿来、有没有出租车运营牌照?又能否保障安全、或是冲击出租车行业、再次颠覆我们的出行方式呢?
Uber来自美国,中文名字叫优步。现在,在上海、广州、深圳,可以使用优步,来召唤豪车。
“他们车非常好,当时接我的是奥迪A6L吧。后座很宽敞,有瓶装水。上下车的时候自己会帮你开门,那个司机是戴着白手套的。会觉得自己很尊贵吧。”
按优步上海总经理王晓峰的说法,他们希望提供“优雅的乘车体验”。不过,这样配置的软硬件,价格自然也是相当“优雅”的:
“我正常打出租车,我估计是在20块左右的,但是那天从Uber下来,59块,差不多三倍。”
这是上海的价格。优步在沪广深三地的定价不一样,但都比当地出租车价格高不少。优步有多个种类的服务,目前在沪广深进驻的是一个定位较高端的子品牌:
王晓峰:这些城市里都会有相对中高端的一些人群,比目前的一些出租车服务,服务的水准要求更高。
用优步叫来的车,车里没有计价器。虽然车型高端、价格高,但手机软件即时叫车,按路程和时间综合收费,这些都和电召打车如出一辙。也因此,有人有疑问和质疑,“优步”是不是在做出租车的生意?他们有出租车营运证吗?
对此,优步上海总经理王晓峰表示,他们提供的服务是租车,不是出租车:
王晓峰:我们希望做一个技术平台,在左边联系用户,右边有一些车辆来供应。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只是与有正规资质的租赁车公司合作。
优步本身不拥有车辆和司机,目前的模式是和租车公司合作。记者向与优步合作的租车公司了解到,优步将车租下,接送谁、到哪里由优步的平台来指挥:
租车公司:我们的客户就是优步。我们是正规的租赁公司,我们其实就是要把控司机的服务质量。所以我们会在安全,车辆性能,舒适性,包括客户体验等等这些方面去做充足的准备。
优步上海总经理王晓峰表示他们做得不是出租车生意,目前和出租车行业在目标客户,市场定位,价格等方面都不存在直接竞争。
但即便如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刘远举仍指出,今年2月,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出台《加强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管理相关措施》,优步通过手机软件叫车的模式,和当中的相关规定有不兼容的风险,有可能被认为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秩序:
刘远举:在上海,前一次交通部门新政策出来以后,租赁汽车、租赁业是全部禁止用打车软件的。那么它用了这个软件的话要怎么来定义它?
从优步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来看,和沪广深目前的定位不同,在其他一些城市,除了高端车,他们也提供出租车、混合动力车甚至是摩托车等业务;在价格上,有些业务也会和当地出租车的价格差不多,有些则更低。
这也让当地的出租车行业感受到了威胁。在巴黎,当地出租司机曾对优步发起抵制。在优步的老家美国,它的发展也并非毫无争议。波士顿、纽约都分别曾因优步触动传统租车行业的利益而遭到“封杀”,随后分别解禁。
虽然定位中高端市场的“优步”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还算是个新鲜事物,但它也和其他大家熟悉的打车软件面临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大家关心资质,其实背后就是业务的安全性。
如今不少乘客可能已经对同时开着几个手机,在行程中准备随时抢单的司机见怪不怪了。但相比于多数打车软件“司机抢单”的模式,优步采用的是系统直接派单:
优步:使用Uber手机应用接单的司机,他会被按照最近的距离被派单,一旦他接受了这个订单,在整个行程中就不会有新的订单进来。所以他会专心开车。
但即便如此,也没能百分之百杜绝安全问题。有媒体指出,在优步的发源地旧金山,一个使用优步的司机,在确认打车请求时撞向了一家人。一名6岁女孩遇难、她的家人受伤。
除此之外,打车软件的另一个问题是,叫来的车安全可靠吗?我们先来看看,开车的人都是谁?
亚洲扩张总监Sam Gellman:我们与那些向五星级酒店提供服务的公司合作,这些司机很职业,他们身着西装,车内备有矿泉水、报纸等等,所有用户都会得到VIP一般的体验。
在不同城市,优步推出的业务不一样,运营模式也有不同。在其他一些城市,优步也和司机个人合作,在优步的网站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司机他们的个人简介和故事。
这种方式,有人会说,这不是“黑车”吗?优步上海总经理王晓峰明确表示,沪广深的业务都只和有资质的租车公司合作:
王晓峰:我们肯定不做私家车,因为私人车牌的车辆来营运,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记者从一家与优步合作的租车公司了解到,因为司机和车辆都是属于租赁公司的,所以如果使用优步的车辆出现了交通事故,仍是由租赁公司来按流程进行处理,这和租车公司与其他长期租赁客户的处理方式并无太大不同。
创新能够带来效率和进步,但是招车领域新模式的出现,带来的问题无非是两个,一是被动了奶酪的传统从业者的抵制、二是充满未知的安全问题。谁也说不准,类似“优步”这样的模式,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这个时候,市场监管者们不妨提前做出前合理合法、利于竞争、又能保障安全的政策准备;国内的企业们,也应该主动加入到竞争中来,烧钱窝里横固然能抢到足够大的市场,能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模式,乃至走出国门、适应不同的市场,才是真本事。 (记者刘飞 实习记者田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