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 > 考古发现

从考古学角度分析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

2014-04-17 02:00:32 来源: luhuanan.com作者:卢化南 作者:
摘要:从考古学角度分析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 时间:2007-04-10来源:luhuanan.com作者:卢化南字体:大 中 小 一、引子我叫卢化南,男,现年48岁,河南大学毕业,在市文物队工作至今。1966年,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从收音机中听
一、引子
我叫卢化南,男,现年48岁,河南大学毕业,在市文物队工作至今。1966年,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从收音机中听到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周总理亲自去指挥救灾,第一次听到我们的大地会发生震动。听老年人讲:“大地是老鳖驮着的,老鳖一动,大地就地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的提高,不再相信大地是老鳖驮着的神话。高中毕业后,看到家乡有很多高山大川,老人们常说:“山下面有金马驹,金公鸡,金蟾的传说。”我尽管觉得好笑,但判断山下肯定有矿物,如果把这些宝藏开发出来,既造福社会,又有经济效益。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立志学习《地质学》,在学地质学中,知道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他们的卫星外,还有几千个直径1-800公里的小行星,就想:天上有这么多星星,地上有这么多地震,星星和地球按相冲合时发生的地震和现在全球地震记录资料基本上相符合。一年中上万次的小震、三五次的大震,一次左右的大震,这是巧合还是规律?通过多年分析,每年大致基本相同。为了证实这个规律,多次到县图书馆、科委、地质二队等单位借书,请教专家,自学了地质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天文学、考古学、板块运动学、地貌学、地磁学、地矿学、古生物学等一系列专业书籍。1976年唐山地震后12天,我自费前去考察,途中到邢台观看,目睹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决心攻克地震预报难关,使人类尽量少受损失。从1970年至今,我除了本职工作(会计、劳动、教师)外,一直处于探讨地震这个行业里。“我认为,地震有周期性,24~27年;地球纬度60。以上地区不会发生地震;月亮、太阳、金星、木星等星球上也会发生震动。”
1990年9月20日,美国“麦哲论”号探测器拍摄到“金星上面存在着震动断层”;1992年7月14日美国地质大学诺维奇教授发现“地震能量在全球转移,周期20~30年”;日美等科学家用电磁波预测地震;1992年8月15日,张健仁教授通过南级考察写了“南极无地震之谜”;陈德玉于1992年10月15日总结了地震活动从北向南和从南向北活动的迁移性。2000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英美科学家观测到“太阳上发生震动的消息”,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我的论文推理的准确性,天文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和很多学科有联系,为了使天文学为地震服务,现在我把这篇论文给大家宣读一下,使大家了解我的学术观点:“天体运动诱发地震”。
二、考证分析
各种星球在宇宙中运行,有一定的规律,涉及地球表面,频频发生地震给们造成重大灾害。为了研究和对付地震灾害,结合几千年的历史资料和古人研究成果,把地震学科向前推进一步,揭示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由17世纪的“板块运动”学说,到19世纪的“应力释放”学说,发展到现在的“天体引力诱发地震”学说。
世界上每年大约有二十多次大的地震发生,据考古统计,全球7级以上地震有据可查的有57481次,中国也是多震国家,也是记录地震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780前,周幽王二年,在陕西岐山发生的地震被记录下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中国发生有记录的6级以上地震769次,通过这些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方,发现一些地震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防震救灾有一定意义。
我把地震的地点放在地球仪上,1977年,1978年,1979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次数按顺序连接起来,发现地球的南北60。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大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区,由于地球在公转中和赤道的倾斜角是23.5。,环太洋和地中海地区正和太阳对应,形成一个公转赤道,这正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连接点,这个点的两边(穿过地球)发生地震,这里容易发生地震的内外因素是什么呢?
通过5万多次地震材料分析:地震的内因是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所组成,地核代表了地球的大部分质量,沉侵在地幔中,吸附着地壳按公转轨道运动和自转,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核处于中间状态,当太阳、地球和其它星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作用在地球上的引力增大,迫使地核偏向移动,在移动中,要挤过一部分岩浆,同时又有一部分岩浆在落差的压力下来补充地核所占的空间,在岩浆流动中产生一个力,这个力起初都向空间的方向运动,在岩浆补满空间后,这个力(惯性动能的总称)有剩余,使岩浆折回冲起,发生顶头峰,像火车碰头一样,后边的惯性促使车头抬起,这个顶头峰的力量很大,冲击地壳,迫使地壳局部运动,这就是地震的动力,由于这种动力的产生便发生了地震,如图所示。
这个现象可以用任何物体出露液面或沉入液体,都可以看到,这种动力产生的地震破坏性很大,世界上1.5级以上的地震大部分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相应的地球上的气潮、汛潮、固体潮也由引力而产生。
再一种是地核在运动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冲破地质的薄弱结构推动地壳运动,也发生地震,这就是现代一部分学者说的“应力释放”问题,这实际是地核运动的不平衡多余的能量所致。另外,火山喷发、水库压力也能产生小的地震。
三、震源
何为震源,就是发生地震的源头。地核移动而产生地震,在岩浆向上冲起,碰撞地壳的这个地方就是震源。震源的深度一般在30~70公里处,正好是地壳的下层和界面。
四、地光和地声的产生
地震区一般都有地光地声的出现,这是因为岩浆的顶头峰和地壳碰撞时的磨擦作用,便产生电,通过岩石的导电性,放出地面,就是地光,由于岩层的化学元素结构不同,导电的程度也不同,就出现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火球。由于猛烈的击撞,促使岩石结构遭到破坏,发生皱纹和裂缝,通过地壳的振动,形成声波在地表传播,就是所谓的地声,地声和地光都出现在极震区,地声和振动波在振动的促使下,向远方传送,随着距离的变远,声音和振动就逐渐变小。声音的传动速度快于振动波的速度,光的速度快于声音的速度,所以在震区,先看到地光,随后听到地声,接着地震来临,从看到地光起,地光、地声、振波三者按顺序相差0~6~30秒,掌握这个规律,看到地光和听到地声,赶紧跑出室外,可减少伤亡,这是攸关生死的0~6~30秒。
五、气象和动物异常的原因
由于太阳和星体及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引力加大,使气圈发生气潮,大气向着引力大的一面集中,使空气流动,产生风和狂风,云的集中,在热冷的作用下,形成暴雨,这是震区常见的狂风暴雨现象。如果云少没有成雨的条件或内核外移,虽有气潮,也不一定刮风下雨,还会出现晴空万里的局面。
形成气潮时,大气压力增大,地面温度增高,地下气体在引力和气潮的作用下,渗出地面,由于动物在穴洞中接触地面及本身对气体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受到刺激,就发生动物异常现象。
日本学者有观云测震的经验,在世界上很有名气,其奥妙就在这里,但由于他们不懂这个天体运行诱发地震的根本原因,而是处于偶合的表面现象水平上。
六、地磁异常
地核的转动,和岩浆发生磨擦,产生电流,根据地下波测量,地核外有一层界面(莫霍落维契面),由铁镍等组成,是很好的导电体,整个地球内部是一个发电机,产生很强的磁场,(人们利用指南针航行、候鸟迁移就是利用这个磁场),用右手判定,四指握着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方向,也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跟四指垂直的拇指所指那端就是北极,地球的磁场也符合电磁场的运行规律。地球和公转轨道的夹角是23.5。,磁极于地轴的夹角也是23.5。,证明了地核在地球内部的对称性,引力加大时,地核移动,磁极也随着移动,地球的磁场相应也发生变化,这是地震时地磁异常的原因。
七、地光、地声、磁变、气象、动物的异常关系
地光和地声及振动同时在一处发生,由于地光比声波传播的快,声波比振动波传的快,所以先见到地光,接着听到地声,后感觉到地震,距离越远间隔的时间越长。土层厚的震区,由于土层的传音率低,只能听到很小的声音或听不到声音。
地核移动时,就相应地发生磁变,磁的变化在地光、地声之前并持续到地震的末尾。在增大引力时,气潮、固体潮和磁变就随之发生,所以气象和动物在地震前有预兆。地光、地声、磁变、气象及动物异常是统一的,是引力增大,地核移动的结果,是震前、震时的常见现象。其中引力小,震源深,地声、地光就较小,有的不容被观察到,动物敏感也不很明显,地磁移动变化则是绝对的,只是微弱一点罢了。
八、前震、主震、余震的关系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这是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地壳下,积累多了就释放出来,是地震时的应力释放,和地球内部能量积累释放产生的地震不是一个概念。
九、震级、地域、时间的关系
在天体运行中,引力随两物体的远近距离发生变化,地球对某个行星来说,在近地点重合,引力大,震级高,在远地点重合,引力小,震级也小,在公转的椭圆轨道上,任意地点的引力都不是相同的,地壳岩层的组合结构不同,抗力也不同,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也不一样,同样的能量,在岩石结构强的地方破坏就轻,反之则大。
根据地球的自转,地球和太阳及某个行星的重合,重合点在什么地方,在有引力的一方相反的地点就是地震点,地球绕太阳转,一直对应,是固定的,只是对应点随地球季节而变化。和某一行星重合,有一定的时间,由时间和地球自转来确定地震点,地震过后,还有部分能量积蓄在岩石下,在一定的时间内释放,这种地震还在原来地方,由强到弱至消失。地球的旋转面和太阳形成的倾斜角是23.5。,以这垂直为中心,向北和向南移动23.5。(根据地球自转的回归线角度),再画二条平行线,在这范围内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地方,在地壳的板块断裂处,破碎带,海陆交点处最为突出,根据世界地震分布图,地中海和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好在这个范围,这不是偶尔的重合,这是太阳、地球、星球三点成一线的连接点,也是地震点,这是多方研究地震规律的证实。由此断定:在地球的两极和纬度60。以上地区不会发生大中型地震,即是有也是微弱的,是其它因素引起的。
十、地震预报的途径
1、用磁变、气象异常、动物异常、地球的角速度变化,可做短期预报。动物异常,地下气体变化,地光、地声可做临震预报。
2、通过计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多大的地震,要求太阳、地球和行星的重合点,重合时地球自转的对应垂直位置,这个位置的反向地点就是地震点。
3、结合天文测量观察重合点进行地震预报。
4、做天体运行模型,实行天体运行超前X天,观察重合点,预报全世界各地何时将要发生大小地震。有一点还需要说明,地球、太阳和行星重合点,地核分内移和外移(相对太阳),发生的地震点是不一样的,内移地震点在地球外的一方,外移地震点在地球内的一方。
十一、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地壳的垂直及水平运动
由于引力加大作用,地震时,地球被吸引自转速度起了变慢现象,使地球在椭圆轨道上发生弹跳现象,这种速度的变化和弹跳现象,待引力过后又恢复正常,岩浆的碰头峰击撞地壳是垂直运动,由于岩石的振动,迫使地壳岩石上下波动,在地壳表面形成了有方向性的水平运动,像一块石投入水中,石头对水面的打击力是垂直的,水波以打击点为中心向周围推动,成了水平运动,运动力向远方越来越小,地震时,震源就是打击点,透过地壳是垂直运动,推动岩层水平运动,离震中近强度大,离震中远强度就小,
十二、太阳上的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太阳、地球、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上,地球的负荷加重,太阳对地球增大引力时,地球上发生气潮、汛潮(月亮的作用除外)、固体潮,地核的移动出现磁扰,发生地震,这种引力对太阳起了反作用,由于太阳是高温的热液态球体,太阳出现日冕及耀斑现象,这是引力对太阳起的热潮作用,与地震同时发生,耀斑大小随引力而定。其它行星和行星相遇也能引起太阳上热潮爆发,和星震(木震、金震、月震等)各个行星的振动在太阳上都有所表现,太阳上的热潮变化是各个行星振动的总和,所以地球上的地震与太阳热潮只能部分对应。太阳上风暴活动周期是11年,这11年正是九大行星基本上运行在一条线上的周期。
  十三、引力有多大
行星间的引力有多大?它能使地核移动产生地震吗?有的人不相信有这么大的力量,自从牛顿发现引力定律后,两物体间的吸引力有了计算依据,解决物理学中很多问题,使人造卫星、导弹发射有了计算根据,引力应用在地震学上揭开了形成地震的秘密。
地核的质量是1881X1017吨,岩浆对它的浮力是77463X1015吨,余110637X1015吨,这个力被地核转动的惯性,产生的动能克服了,使地核处于地球的中间而不下沉,容易被引力牵动,象船在水中一样,推动船的力比船的重量小得多,可驱使船在水中运动。
各行星和地球相遇时,增加引力,作用在地核上,产生震级为:  行星名称地球和行星相遇时引力(吨)地球产生地震的震级
水星2038×1095.8
金星1153×10117.7
火星64×10116.4
木星82×10138.4
土星119×10127.7
天王星224×1010.8
海王星7041×1085.5
冥王星721×1062.5
小行星(r200公里)7306×1041.5
以小行星的引力7306X104吨为基数定为1.5级,引力增加10倍,震级增加一级,和现代确定震级的方法相同,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还有几千个直径1-800公里的小行星,按相重合发生的地震和现在地震记录次数是基本符合的,一年上万次的小震,三五次的大震,一次左右的强震。
十四、几种混合现象和存在问题
根据这种理论,能准确的计算出全世界范围的地震大小、次数、时间,这是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我经过多次计算试预,40%和记录相符,60%不太相符,由于是按一个园来计算公转轨道,实际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公转的圈越小越准,圈大误差就大,如果时间差一小时,地震点就差三千多里,需要用椭园轨道的速度解法,需要准确的资料(本文所用的资料是66年世界地质大会确定的天体运行资料,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资料有的过时了,需要重新测定),现在需要做天体运动的精密模型,特别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援助,通过协助攻关,才能达到目标。
这里应指出的是:
1、在一年中,地球能和有的行星重合几次,就有几次震级相同的地震,有的几次,有的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一次。
2、现在世界地震记录表中的前震、主震、余震分别采用次数来统计,实际上相关的应算做一次,如77年7级以上的地震统计是17次,按该文理论算只有14次,78年统计是22次,实际上只有15次,而每次地核移动引起大小不同的前震和余震次数就更多了,有跨年份的,其中有火山引起地震,有陷落引起地震,有爆破引起地震,有建筑和水库工程力量失衡引起地震,有地下能量释放引起地震,这些因素的存在,我们要去伪存真,加以比较分析,地震的规律就可一目了然地总结出来。
十五、几类学科的统一认识
根据天体运行诱发地震的理论,使很多学科统一认识,得出以下结论:
1、地磁的变化成因清楚了,根据地磁的变化,可预报短期地震。
2、地球运行中在轨道上的弹跳现象和自转变慢是相互引力加大的结果;
3、地球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貌和生态变化,在前期变化中,地壳较薄,变化幅度大,变化中,尘埃满天,遮挡阳光,大地漆黑,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结冰,形成冰川时期,尘埃落地,地面上呈现普遍规律的土层(不包括风化和沉积土),大的构造运动引起气候变化,海陆的变迁,使动植物发生衰亡和演化,大的构造运动力来自太阳系在银河系运动中与某恒星相冲合产生的引力所致,地球前期因地壳薄比较脆弱才发生大的构造运动(固体潮),以后还会发生大的构造运动,但同样大小的引力对于较厚的地壳作用力就小,以后地球演化不会产生以前大的构造运动,呈逐渐减弱之势。
4、地球上矿床的来源,除了原来地质活动形成外,随着今后地壳的运动,火山喷发,固体物质的挥发,岩浆的喷出,促使地温下降(总的趋势与环境恶化,温室效应,表面温度增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气水分也逐渐增多(环境恶化,地区荒漠天旱,水位下降,淡水减少,与暴水成灾,海水增多成相对关系),在地球自转旋转力的作用下形成地壳内重质下沉,轻质上浮,地核逐渐变大,地磁量逐渐减少,地壳的局部运动和大的构造运动,在运动中,物以群聚,从而形成不同的矿床。
5、根据这种引力诱发地震理论,能计算出存在的未被发现的行星,因地球和每个行星相重合就会引起引力大小变化和产生地震现象,根据这种现象可反导出行星的存在,能预测行星运动中大气圈压缩形成的尾巴现象。
6、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都来源于太阳的大爆炸,爆炸飞起的高温液态物质在高速的抛射中形成球体,在推力消失后靠相互引力围绕太阳公转,任何物质抛出后都进行旋转,正是这种旋转形成了星球自转。
7、地球原是一个高温液态的球体(从太阳离开后),通过高速旋转变成椭圆形状,在运动中各种物质的离合,放出气体和水分,并对表面进行冷却,从而形成地壳,出现了水圈和气圈,由于环境条件的适应,就产生了各种形状的动物和植物。
8、太阳系中的行星共同产生于太阳,有着共同的化学元素,其它行星和地球一样,同时从太阳上一起被分裂出来,由于大小和受力不一样,在爆炸力推动下飞得远近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个行星(这种力量来自银河系中的引力作用),只是在各自的运动中演化程度各有差异,捕获空间的物质多少有区别。
9、各星球震动的一致性,各行星在相遇时,内核都会移动而引起震动,如月亮上的月震,木星上的木震,金星上的金震,水星上的水震,土星上的土震,太阳上的太阳震等震动。
10、根据考古发现的证据推测,太阳系中各个星球将来要回到太阳上去。各个行星在围绕太阳公转时,每公转一圈,椭园轨道要稍微缩短,自转速度略微降低,地核发电量减少,地磁也自然减少,这几种变化很小很慢,在几千年内才有差毫,这都是离心力缩小(推力)、向心力加大(引力)的缘故,各个行星(含地球)将来先后到太阳上去团聚,经计算需要57亿年,经热溶化成一体,再经若干岁月,太阳重新分裂,形成新的行星,新的周期开始了。
地球及行星去太阳上团聚,是凭空想象吗?不是的,是认真的研究了地磁逐渐减少,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地球公转轨道在缩少,古珊瑚年轮减少,分析天文、地质变化,用考古的方法统计鉴别,把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才得出的结论,这和人造卫星运行时间长了,重返大气层的道理一样。
十六、这篇论文解决了哪几个难题
1、发现地核移动引发地震
2、解释了地震的动力
3、解释了地光、地声的来历,气象和动物异常的原因
4、证实地球内部是个大型发电机
5、发现地磁产生和变化规律
6、解释地球角速度变化及地球弹跳现象
7、太阳表面上活动原因
8、地震的前、主、余震的关系
9、测定磁倾角和地倾角的一致性和垂直性
10、解释了全球地震带形成原因与地球的倾斜角一致
11、宇宙间的运行规律有了统一认识,有了主干和枝干的关系
12、地球的生成,演化和将来
13、冰川形成和环境变化原因
14、大地构造和地貌变化的原因
15、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将来到太阳上去团聚
16、对地震预报找到了科学理论
这新的发现,解决了现在的天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磁学、地球物理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等很多学科中存在的难题,推动了几种学科研究的徘徊现象,统一认识,互相促进,使地震工作向前跨了一大步。
结束语:
以上论述,只是粗略地谈一下地震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预报途径,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992年6月
注:
本文初稿在省地震学会上评为三等奖,曾在2001年9月第二届国际天文学会学术研究会上交流。本人被吸收为国家地震学会会员。
观点形成的一部分文献资料:
1.《太阳活动与地震》,《地震战线》,79年1期14页
2.《地磁活动与地震》,《国外地震》,71页
3.《雨果、贝尼奥夫》,《地震战线》,79年6期5页
4.《地核的成长》,《地壳运动假说》第176页
5.《地核的温度》,《地壳运动假说》第160页
6.《地球象个发电机》,《地壳运动假说》第88页
7.《地磁场向西移动的曲线》,《地壳运动假说》 第75页
8.《临震气象异常和突变》,《宏观地震异常》第145-162页
9.《洪涝与地震》,《宏观地震异常》第139页
10.《地声》,《宏观地震异常》第110页
11.《地光》,《宏观地震异常》第131页
12.《地震前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宏观地震异常》第79页
13.《震前动物出现异常的原因》,《宏观地震异常》第22页
14.《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普通地质学》,1961年第1版33页
15.《在征服火山和地震的道路上》,《火山与地震》第122页
16.《冰川的消长》,《地球的画像》第87页
17.《地震的触发因素》,《地震学基础》第253页
18.《能量释放的蠕变理论》,《地震学基础》第224页
19.《坐地日行八万里》,《河南日报》1980年2月8日三版
20.《关于产生地震的动力问题》,《中国地震地质概论》第20页
21.《身居太行探风雨的张启才》,《河南日报》22.《79年主要天气》,《地震战线》23.《美国宇宙飞船探测成果》,《人民日报》24.《地外生命的探索》,《河南日报》25.《职颖法提出的新的太阳成因假说》,《河南日报》1987年11月22日一版
26.《地壳记录地外行星诞辰》,《知识与决策》1987年4月28日
27.《太阳、地球、和月亮》,《河南日报》另外从天文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磁学、地球物理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美宇测简报、科技动态等都有这方面现象和多方面论据。  
作者联系方式: 河南省济源市文物局卢化南  
联系电话0391_6653528,13838907323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