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2013年11月13日在瑞士日内瓦成功拍卖一颗重达59.6克拉的粉钻,成交价达到8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钻石。然而据外国媒体近日报道,由于来自纽约的中标者伊萨克·沃尔夫反悔,拒绝为之付款,因此根据此前与卖家签订的协议,苏富比不得不自掏腰包,“忍痛”接盘买下。
像这样“拍而不付”,最终付诸法律的情况,对于苏富比来说是屡见不鲜的。自2006年以来,苏富比在香港高等法院共有6件悬案引人关注。其中最为注目的莫过于泰山文交所的任春霞未付款赵无极《10.1.68》一案。2010年10月3日,任春霞在香港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会上以1.13亿元拍得三幅作品,分别是吴冠中的《漓江新篁》、《凡尔赛一角》以及赵无极的《10.1.68》,但其中成交价为6890万的赵无极作品《10.1.68》未付款,最终12月18日,香港苏富比公司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追讨7000万元欠款连利息。
而在2012年7月,中国大陆一张姓买家拖欠本息合计2750万港元的未付款被苏富比同样告上了法庭。苏富比在起诉书中表示,张姓买家一共竞拍到20件作品,总价值高达3410万港币。其中最名贵的要数徐悲鸿的《树下骏马》,成交价格为780万港币,远高于600万港币的估价。面对如此多的起诉案例,苏富比拍卖行新闻发言人称:“苏富比起诉的所有案例并不意味着我们拍卖行比其他拍卖行遭遇的违约案例多,而是出于我们对拍品委托人的责任。”
实际上,苏富比此举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损失。在2013年苏富比将其购买储备金总额提升到1.664亿美元。这是继2008年后首次提高购买储备金。2008年,由于拍卖成交额低于苏富比之前预付卖家的担保金(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为了提高拍品征集能力,同意在拍卖前就按拍品底价支付给卖方),有些拍品甚至流拍,苏富比因此亏损了6000万美元。此后,苏富比拍卖行降低了购买储备金额度。但是随着业务量逐渐上升,而且苏富比也加强了对买家的管理(如提高佣金、或者如纽约苏富比要求中国藏家不能使用信用卡,必须使用银联的储蓄卡支付等),因此便再次提高了自己的购买储备金。
不过,说到“拍而不付”,对于内地藏家而言,更被不少外媒视为“中国特色”。根据2013年7月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共同发布的《201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超过1000万的拍品是未付款的“重灾区”。已经完成结算阶段的为96件,占比为46.60%,尚未完全结算的为48件,占比为23.30%。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投机性太重,真正的收藏者的比例非常少。比如2011年的报告中显示,当年的“标王”,3.7亿元(不包括佣金)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未结算的榜单中,而许多突破亿元的拍品也没有结算。但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1.88亿元(不包括佣金)成交的《过云楼藏书》已经完成结算,从买家来看,凤凰集团购藏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短线的交易,而是为了长期的开发,这无疑也显示出在目前的市场心态的变化。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结算率低的现象还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由此产生的“三角债”现象,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