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雄尕朔遗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东部,地处通天河一级支流登额曲入河口北岸台地,所在区域属高原草甸区。海拔4030米。遗址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15000平方米。
2012年8月,玉树州联合考古队曾在这一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小面积试掘工作,共获取细石叶、细石核等各类石制品1000多件。2013年8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与发掘。
根据地形特征以及石制品分布情况,考古队将遗址分为6区,核心区(Ⅰ、Ⅱ、Ⅲ区)位于登额曲北岸三级台地上,与河滩相对高差25-30米。这一区域地表有大量石制品分布,其中尤以Ⅰ区(台地前缘缓坡西部)最为密集,Ⅱ区(台地前缘缓坡东部)、Ⅲ区(台顶平地)也有较多石制品发现。在遗址Ⅳ区(登额曲北岸二级台地)、Ⅴ区(登额曲北岸一级台地)、Ⅵ区(登额曲入河口西侧缓坡)仅采集到少量石制品。
除系统调查采集外,考古队还在Ⅰ、Ⅱ、Ⅲ区进行了发掘。发掘与调查采用全站仪统一布控(以Ⅰ区基点为总基点),以保证探方以及每件遗物都能获取准确的位置。Ⅰ区采用正南北向布方(T1-T5),发掘总面积60平方米。Ⅱ区、Ⅲ区则根据地形走向布方。Ⅱ区发掘1.5×1米探方1个,Ⅲ区发掘1×1米探方3个。
尽管Ⅱ、Ⅲ区表采石制品数量较多,但布方发掘仅只获取了极少量的石制品。从发掘以及钻探情况判断,Ⅰ、Ⅱ、Ⅲ区的地层情况各不相同。Ⅱ、Ⅲ区地层以各时期冲积堆积为主。Ⅰ区地层堆积相对丰富,共分为6层,在第②、④、⑤层中均出土了较多石制品,尤其是第⑤层,石制品分布密度极大。本年度的田野工作共清理灰坑3个、石堆遗迹11处,获取石制品2000多件,其中石核78件、细石核33件、细石叶300多件,刮削器、石片、废料等其他石制品1700余件。除石制品外,还获取了动物骨骼、炭粒等其他遗物。
参雄尕朔遗址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首个系统发掘的具有多个文化层的细石器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细石器遗存以小型石制品为多;既有普通石核与石片组合,也有细石核,细石叶组合。石片、石叶以及细石叶数量很多,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加工为刮削器等工具。石片和石叶的打制剥片方法表明其石器制作技术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从初步观察来看,遗址第②层及其下遗迹单位出土细石叶特征与第④、⑤层出土细石叶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玉树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其东部、东南部两大地区的连接部,更是东部地区与青藏高原腹心地区连接的必经之地,参雄尕朔细石器遗址的发掘无疑将极大地推动青藏高原石器工业源流问题的研究。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数量大、种类全、层位关系明确,这为复原青藏高原细石器遗存的原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该地区石器制作动态流程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资料。而较多与石制品伴出的炭样、骨样的获取对于青藏高原细石器遗存的年代学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遗址Ⅰ区第⑤层层表发现有多处石堆遗迹。这些遗迹一般由小型的石块、断石构成,形状并不规整,遗迹间也没有明确的联系。遗迹所在层面及其下的灰土层中有大量的石制品出土,但较少发现动物骨骼以及其他遗物。类似遗迹在第③层层表也有发现。这些遗迹的性质若何还有待于对石制品做进一步研究。
遗址Ⅱ、Ⅲ区没有发现包含石制品较多的地层,却有大量表采石器,在Ⅳ、Ⅴ、Ⅵ区则少有石制品发现。在Ⅰ区不同地层中,石制品分布的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为了解整个遗址的聚落结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在登额曲流域已经发现的20多处石器地点(遗址)中,绝大部分都分布于河流的下游地区,而参雄尕朔遗址无疑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参雄尕朔遗址以及登额曲流域细石器地点聚落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何元洪)
(《中国文物报》2014年2月14日8版 发掘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成都博物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