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铭
经过30多年改革,容易改的都已改或者正在改,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并以此推动土地征地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财税体制改革和国退民进四大重点改革。
这样必然会引起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也可进一步倒逼财税部门通盘考虑财税体制的改革,制定中长期改革预算。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因长期负利率而形成的居民财产损失,也要求倒逼金融部门应结合宏观调控需求,制定利率逐年市场化的改革方案。
实施土地征地制度改革,实际上是改革政府垄断经营土地制度,允许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出租、出让、入股、信托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
把土地的增值收益回归农民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
其实,通过这一改革,财政可在规范、统一契税、房产税等税种改革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房产税制度,增加一些财政收入。但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的骤然减少将大幅度减少城市建设资金。
按有关规定,在土地出让金扣除土地交易成本后的土地出让收益中,还必须按固定比例或非固定比例,计提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若土地出让金骤然减少,其结果不仅仅会影响地方城市建设,还将直接严重影响各地农村的教育、农业、水利建设等,绝大多数的地方财政将难以生存。最终必将会纷纷要求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重新划分,要求财税体制改革。
再考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中新增的财政支出以及多年累积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化解等因素,国家财政必然会难以维持下去。
那么,今后的财政不只是捉襟见肘的问题,而是会暴露一个“大窟窿”,会不得不倒逼财税体制进行一场大改革,这就是倒逼的改革。未来的国家财政出现相当大的收支缺口肯定是难以避免的。而要真正解决此问题,最有可能实施的制度调整是动用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现存资源,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形成,即财税体制和国退民进的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具体该怎么改?
收入分配改革、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几乎是各领域的改革,其改革的结果,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此时如果财税体制不改革,其他改革都将难以进行。在本轮改革中,涉及面最广、情况最复杂、历时最长,最需要在短期急处理。中期有安排、长期有预期的改革,是财税体制大改革。因此可以说,财税体制改革是本轮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政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在配合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和为稳定经济发展而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之时,认认真真地去重新思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关系,适度提高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合理测算中长期国家财政的收支缺口及动态变化,全面制定中国中长期财税体制渐进改革方案,并在各项改革的动态过程中,及时修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