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间轶事

慈禧为何亲修京剧剧本:暗示光绪忘恩负义

2014-01-21 06:03:14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摘要:核心提示:慈禧为何要反复听这出戏?人们不难联想到她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光绪也不是她亲生的,在她看来,她给了他一切;可是他竟想派兵围颐和园然后杀害她,这不是忘恩负义吗!有文章说,当时慈禧太后一边听《天雷报》,一边拿眼睛瞪光绪,不知有诸?慈禧反复

核心提示:慈禧为何要反复听这出戏?人们不难联想到她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光绪也不是她亲生的,在她看来,她给了他一切;可是他竟想派兵围颐和园然后杀害她,这不是忘恩负义吗!有文章说,当时慈禧太后一边听《天雷报》,一边拿眼睛瞪光绪,不知有诸?慈禧反复让艺人上演《天雷报》,无非是想用戏文谴责光绪,也为自己出气解恨。

本文摘自:中国网,作者:宗春启,原题:《“戏剧家”慈禧》

慈禧,出了名的戏迷

慈禧是个出了名的戏迷。可以说,京剧繁荣发展,与慈禧的偏爱密不可分。

慈禧不仅偏爱、喜欢京戏,更重要的,是她懂戏。

慈禧是个出了名的戏迷。据一些老艺人回忆,慈禧迷戏成瘾,已经到了每日必观的程度。颐和园内德和园的三层大戏楼,耗银七十一万两,就为她听戏而建的。《清代内廷演戏史话》中说,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还在服期之内,宫廷里就开始筹备演戏了。释服的第二天,漱芳斋戏台便开演了,从上午九时一直唱到傍晚七时。第二天、第四天又是整天的唱戏。而这仅仅是开头,一直到她生命垂危之时,她仍在连日听戏。

一些老艺人回忆,慈禧太后听戏的时候,手里总要拿着“贯串”——演出剧本,戏演到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样的家伙点儿、演员该做什么动作,详细记录在“贯串”上。慈禧太后一边欣赏艺人表演,一边检验他们的对错。一旦发现表演有误,立刻追究,轻则训斥,重则打板子。她有时还给艺人挑毛病,而且挑的特别是地方,让艺人不得不服。

慈禧不仅听戏,还亲自抓剧本的改编。《清平署档案》记载,光绪十八年,她命人将昆弋腔剧目《青石山》改成皮黄(即京戏的前身)。这出戏是吕洞宾、王半仙捉九尾妖狐的神话故事,以武打为主,唱腔不多,适合用皮黄演出。这说明她很懂得形式为内容服务。

慈禧把朝政交给光绪之后,自己在颐和园颐养天年,便叫人将《昭代箫韶》翻改成皮黄。《昭代箫韶》是杨家将的戏,原本共二百四十出,其中大部分是昆曲,改编难度很大。而这种事,慈禧又不好意思交给翰林院来办,只好让她身边内务府、如意馆、太医院所有粗通文墨者都来动手,慈禧本人也编了不少唱词。词编出之后,得让艺人给她安腔。因为她的词写得实在不怎么样,可是又不能改,可把安腔的艺人难坏了。在戏曲界号称“通天教主”的王瑶卿,就是因为安出的腔令慈禧满意,得过她的赏赐。据王瑶卿自己说,他善于编创新腔的本事,就是在慈禧太后的逼迫下练出来的。

《昭代箫韶》的改编一直延续到庚子之变,总共完成了一百零五出。从这件事上看,慈禧太后最初的归政于光绪,可能是实心实意的。戊戌年,因为变法威胁到了老佛爷的安危,她这才杀回北京城,重新垂帘听政的。

慈禧重掌朝政大权之后,还是要听戏。什么戏?《天雷报》——这个故事说的是以打草鞋为生的张元秀夫妇收养了一个弃婴,取名张继保,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却被其生母认走。后来张继保中了状元,而张元秀夫妇老年患病、沦为乞丐,去找张继保。张继保翻脸无情,死不相认。二老悲愤已极,双双碰死。上天为之愤怒,用雷劈死了张继保。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谭鑫培在宫里为慈禧上演《天雷报》之后,老佛爷传旨,让在这出戏里增加五个雷公、五个闪电,一定要把忘恩负义的张继保劈个头破血流不可;还让在戏里加一些台词、修改一些细节,以加重对张继保的谴责。四月初五日,谭鑫培再次为慈禧演《天雷报》,之后,老佛爷又传旨,让在这出戏里再加上风伯雨师。因为宫廷的大戏台有三层,可以充分展现霹雷闪电、风狂雨暴的效果,让忤逆不孝之人看了产生恐惧之感。可以推想,戊戌之后、庚子之前,这出戏在宫中上演应不少于三场。

慈禧为何要反复听这出戏?人们不难联想到她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光绪也不是她亲生的,在她看来,她给了他一切;可是他竟想派兵围颐和园然后杀害她,这不是忘恩负义吗!有文章说,当时慈禧太后一边听《天雷报》,一边拿眼睛瞪光绪,不知有诸?慈禧反复让艺人上演《天雷报》,无非是想用戏文谴责光绪,也为自己出气解恨。由此可见,慈禧太后是懂得用戏为现实服务、为政治服务的。联系到她临死之前反复听《连营寨》的事实,她是不是也在戏文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呢?

慈禧听戏,听的是戏文,玩味的是故事。这和当今人们只重名角,只欣赏名角对唱腔的处理绝不一样。窃以为,京戏的唱腔是其皮毛,故事内容是其骨肉,思想是其灵魂。去了骨肉,丢了灵魂,光剩下皮毛,它焉能不死?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