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 > 珍品鉴赏

西安广仁寺的镇寺八宝:藏在精舍待君识

2014-04-17 02:05:27 来源: 《收藏》杂志 作者:
摘要:历史上的文物浩如烟海,但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其实并不多。民间收藏多因各种原因在流传中散失损毁,保存在寺庙宫观的一些文物,则因宗教因素和特殊的传承体系得以幸存下来。西安广仁寺作为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就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以“八宝”最为著名。这批
图1 八角攒顶式康熙御制广仁寺碑碑亭 图1 八角攒顶式康熙御制广仁寺碑碑亭 图2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 图2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局部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局部

  本刊 朱有仪

  历史上的文物浩如烟海,但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其实并不多。民间收藏多因各种原因在流传中散失损毁,保存在寺庙宫观的一些文物,则因宗教因素和特殊的传承体系得以幸存下来。西安广仁寺作为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就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以“八宝”最为著名。这批文物包括书法、木雕、石刻等门类,本文愿为读者一一加以介绍。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

  西安是人文胜地,收藏古代名碑最多的书法艺术宝库——碑林,就矗立在市区内。虽然西安范围内的古代名碑名帖很多,但历经岁月洗礼后,碑石与手书真迹能俱存至今者却寥若晨星。往往是石碑因材质坚硬侥存于世,而原真迹荡然无影,或仅余帖本但碑石却在历史荏苒中被有意无意间毁损,最使人遗憾的是碑帖俱失而空余传说了。今天在西安城中“碑帖双全”的,唯有广仁寺内现藏的康熙御制广仁寺碑了。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图1),全碑高5.16米,碑首高1.4米,碑座高0.98米。全碑文字布局得当,书法俊美,镌刻字迹清晰如初。全碑366个字,严格按康熙御笔真迹雕刻,刀工有力,精准洗练,系康熙朝宫廷刻师梅玉峰的杰作。且全碑无一字破损,尤为难得,是碑石中不可多得、具有颇高价值的珍贵文物。

  碑首因历史原因已与碑身脱离,但未散失,现独立摆放在碑亭之前(图2),作为历史文物被精心保护。碑首拱形。正面雕一组二龙戏珠纹,双龙对视。龙曲颈昂首,双目圆睁,张口伸舌。龙体粗壮,龙尾相互盘绕,中有圭额。

  康熙撰广仁寺碑碑文真迹原件

  康熙玄烨,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图3 康熙帝碑文真迹原件图3 康熙帝碑文真迹原件

  康熙御制广仁寺碑碑文真迹(图3),纸本,纵210厘米、横90厘米。文字竖13行,其中题目及年月署签各占1行,正文11行,每行36字,共366字。楷体,用墨黑中泛蓝,帖左上角钤有“康熙御笔之宝”阳文朱印。全篇字体端庄挺拔,刚中见秀,不失为一幅书法佳作。且完整保存至今,被视为镇寺之宝。

  通读碑文,可以想见康熙当年深秋西巡时的情景及心境:“朕存心天下,眷顾西陲,惟兹关陇之区,实切封疆之重,岁当癸未,特举时巡,省方设教,训吏宁人,己责除租,行庆布德,引年赐帛,奖学兴贤。”文中在历数自己“赐帛奖学兴贤”之事后,提到了“又以运际承平,无忘武备,简稽将士,整饬戎行”,称虽然天下日趋承平,但切记要居安思危,不忘内忧外患,精兵简政。作为大清帝国君主,其智慧的高远,思维之缜密,让人叹服。而且从此文中我们还能看出,康熙是位作文高手,文末采用了大段比喻:“将使黄山岩岫,秀比灵山;渭水波涛,凝如芝水;洪河浪息,渡法海之津梁;华岳云开,通耆阇之辙迹……”文采之出众,可窥一斑。

  作为封建帝王,康熙除了史有定评的文治武功外,其个人修养也让人津津乐道。作为满族人,他精通汉文化,对书法更是偏爱,尤好明代董其昌的书法,所以字也从董书,并兼取各家所长。康熙擅长楷书、行书,脱胎古人而又自成一体。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在评价康熙书法时说:“临摹名家手卷,多至万余。写寺庙匾榜,多至千余。”康熙自己也说过:“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他虽一生酷爱丹青,但其真迹现今并不易寻。且综观康熙传世作品,可知他“惜墨如金”四字题匾居多,字数较多的如其所抄录的200余字《心经》,已属凤毛麟角。像广仁寺所藏多达366字的完整文章手迹,实属罕见。

  万年灯

  万年灯也叫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或无尽灯。古代除夕夜家家户户所点燃的灯具一经点亮,就不能吹灭,直到油尽、烛终,自行熄灭,这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中国人有视死如生的传统,人死后的陵墓也对应称作阴宅。君王尤其重视陵墓的修建,所以墓穴作为死后的居所,也渴望能像生前的宫殿一样灯火长明。《史记》中记载在秦始皇陵墓中就安置有长明灯。而许多寺庙也会在佛像前摆放长明灯。佛教认为亲见长明灯者增长智慧,明亮前程,给长明灯供油意为驱除心中无明愚痴。

图4 万年灯图4 万年灯

  在广仁寺内有一座万年灯(图4),体量十分巨大,系黄铜铸造,如喇叭形,侈口,直腹下弧收,圈足,通体无纹饰,腹部铸有楷书“万年灯”三字。加满油为54公斤。该器整体古拙,有一定年份。

  檀香木供座

  檀香木又名白檀,属檀香料常绿乔木,原产自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它的花初开时黄色,后为血红色,木材奇香,故常被作为高级器具以及镶嵌、雕刻等用材。品质好的檀香木目前的市价在500元/公斤以上。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内藏有一尊白檀巨佛雕像,是用一棵巨大的白檀树主干雕刻而成,通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埋有8米),直径8米,全重约100吨,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大佛体态雄伟,全身贴金,镶有各种珠宝,是举世无双的佛教艺术珍品。

图5 清代檀香木供座图5 清代檀香木供座

  广仁寺大殿内有3个清代供座(须弥座),均为珍贵檀香木精细雕刻而成(图5),上有莲瓣、祥云等吉祥纹饰,每座之上并设有一周柱状装饰,其中有多种佛教吉祥动物雕件,现存大鹏金翅鸟、马、大象等(因担心被盗,已另外保存)。这些吉祥动物雕刻得栩栩如生,且身有贴金(图6)。我国天然檀香树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被砍伐殆尽。因檀香木生长条件苛刻,产量极低。现今天然檀香木仅存于印度、斐济和澳大利亚,受到严格保护。这些国家制定了高额关税限制出口,因此市面上的檀香木已是难得一见。故尔广仁寺所藏清代檀香木供座分外珍贵。

图6 檀香木供座内原有动物雕件一组图6 檀香木供座内原有动物雕件一组

  汉白玉莲花缸

  汉白玉作为名贵的建筑材料,其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且易于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作原料。从历史资料看,大理石的挖掘开采起码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南诏王国(738~937年)以前,1000多年前唐代修建的大理崇圣寺三塔,建筑上就已采用精美的大理石。历史上的皇宫、陵墓如北京故宫和十三陵、天坛、天安门金水桥等经典建筑都有大量使用汉白玉。

图7 清乾隆汉白玉莲花缸图7 清乾隆汉白玉莲花缸

  广仁寺藏汉白玉莲花缸(图7),是清乾隆年间由一整块汉白玉雕成,体量相当硕大,缸高1米、直径1.4米,座高0.39米、直径1.32米。缸口内敛,口沿内有乾隆年吉日造铭文。丰肩,鼓腹,平底。口沿刻方折回纹,腹部刻缠枝莲纹。下设有圆座。体积如此大的汉白玉缸,实为佛教寺院中艺术珍品。

  此缸本不是广仁寺之物,因该缸上有“莲花宝瓮供奉大崇圣寺佛前”等铭文,可知此缸原为西安市中的大佛寺——大崇寺之物。“文革”中还在小雁塔院中放置过。体量如此巨大的石缸被反复搬挪,从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它的珍视。

  楠木龙灯

图8 清代楠木龙灯图8 清代楠木龙灯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老佛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庚子西狩”来到西安,住至广仁寺,颁赐三宝:一为匾额,二为楠木龙床(“文革”后至今下落不明),三为楠木龙灯一对(图8)。楠木是分布于我国湖北西部、贵州西北部及四川、湖南等地的一种名贵木材。楠木树龄据传大都在500岁以上,十分珍贵。此对龙灯为整块楠木镂空雕刻而成,顶上有铜挂钩,灯体上刻卷云等吉祥纹饰,龙头上配有铜钩及流苏,镂空处镶嵌有玻璃,玻璃上有花卉彩画等,精美异常。

  唐代汉白玉莲花宝座

  莲花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象征。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它承担了佛教的象征和慧命。而莲花宝座,则表明了佛教的心愿与寄托。

图9 唐代汉白玉莲花宝座图9 唐代汉白玉莲花宝座

  广仁寺所藏汉白玉莲花宝座为唐代文物,圆形,浅缩腰,中有一圈凸棱,棱上有一圈连珠纹,其上下各高浮雕双层仰覆莲一周,近顶与近底也有一周连珠纹(图9)。此佛座很有来头。佛教传说佛祖在世时弟子曾按照佛祖本人塑造且由他亲自开光了三尊佛像,分别为8岁、12岁、16岁等身像(16岁等身像原在印度,后因宗教战争沉入了印度洋),所以12岁等身像最为宝贵。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提出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带去西藏(现供奉在拉萨大昭寺主殿),唐太宗应允后要求将等身像的莲花宝座留在长安,给长安人民留些福报。后康熙皇帝下令将莲花宝座从开元寺移至广仁寺供奉,该佛座此后便一直保留在广仁寺内了。

  藏经阁

  藏经阁是佛教寺院收藏经文、案卷的地方。说藏经阁也为广仁寺的一宝,是因为该寺藏经阁当年系用重金选取上等木料建成,所集经卷种目繁多,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修订的明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600卷,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图10)。该套经书系清宫印制,上有相关印章,纸张上等,据说康熙帝在宫里读过此经后,视其贵重,才将此经特赠予其御批修建的广仁寺,让寺庙好好珍存。

图10 广仁寺藏经阁图10 广仁寺藏经阁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佛教经典,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广仁寺藏该套经书是中国佛教文化稀有之古籍,为佛教界所仰慕。这套佛经命运多舛,在“文革”中险些被回炉造纸,恰好被文管所干部发现,联合众人救下,后归还了广仁寺,方才得以保全至今。

广仁寺藏经阁所藏部分经书广仁寺藏经阁所藏部分经书

  因为广仁寺特殊的宗教属性,历代庙藏文物其实颇多。今天虽然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保存了下来,但有一些文物则佚失在岁月长河中。如清代康寄遥居士遗稿《广仁寺》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载:“佛像寺内大殿中三像均系唐像。东殿中间阿弥陀佛像,明代木质,左毗卢佛,泥质新造,右药师佛,泥质新造。西殿中阿弥陀佛,唐代木质,左释迦佛,铜质印度造,右伽兰,泥质新造。藏经殿内中间大小佛象十余尊,皆西藏造,经堂中间有大威德像,铜造高三尺余。”可以想象,如果这些文物俱存,将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责编 水清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